大连市代表团到沈阳市学习考察
发布时间:2020-06-15大连日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6月11日至12日,大连市代表团赴沈阳市学习考察,并举行两市合作交流座谈会,交流发展经验,探讨务实合作,谋划共赢发展。
6月11日下午,两市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有为分别介绍两市有关情况和下步合作安排,共同签署两市合作交流备忘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盛峰,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潘利国,市政协主席王启尧,沈阳市政协主席韩东太出席。
谭作钧在讲话中对沈阳市长期以来给予大连市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沈阳市振兴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他说,大连和沈阳在全省地位重要、使命特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两市合作交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当好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中流砥柱”。
谭作钧说,深化两市合作交流,要坚持思想先行,破除按部就班、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上拿出新举措、结出新硕果。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两市规划有机衔接,绘制好携手共进的蓝图。坚持陆海联动,建立经贸交流大通道,构筑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坚持错位发展,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对接,补齐补强产业互通互联的链条。坚持全面合作,构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新格局,唱响互惠共赢的合唱。我们将以本次学习考察为新的起点,加强定期交流,推进深度融合,强化服务保障,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交流合作体系,加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断开创两市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张雷在讲话中首先对大连市代表团来沈考察表示欢迎。张雷指出,深化两市合作,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深入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实现融合联动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工作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深化合作的高度自觉。要认真学习大连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把沈阳各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聚焦合作重点任务,坚持工程化、项目化实施,努力在共同打造物流通道、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搭建开放平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互惠互利机制、民间交往机制,推动两市合作交流常态化、制度化。
在沈期间,大连市代表团一行前往沈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详细了解沈阳多规合一和2035城市规划情况。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现场感受投资30亿欧元宝马三期工程建设的震撼与速度,到红梅1939文化创意产业园,学习老工业企业如何腾笼换鸟焕发文化创意活力,走进沈阳盛发菜果批发市场,学习蔬菜水果一级批发市场建设和运营经验。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代表团一行亲身感受到沈阳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雄厚实力,在沈阳国际软件园和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沈阳中关村领创空间,学习考察沈阳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加速重点产业项目聚集的先进经验。代表团一行还前往塔湾兴顺国际夜市,学习沈阳市规划发展“夜经济”的经验做法。
12日晚8时,刚刚结束紧张的学习考察行程,大连市代表团就召开总结会议,交流学习考察体会,研究下步工作。谭作钧、陈绍旺、肖盛峰、王启尧出席并讲话。
考察过程中,让大连干部深受触动的是,沈阳各级干部思想活、观念新、有激情,带动经济发展活力强、势头猛,各项工作起点高、魄力大。这也促使我们反思,思想解放永无止境、观念更新没有尽头,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必须继续用好解放思想这把“钥匙”。大连的干部要放下身段、摆正心态,深入学习沈阳在解放思想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摒弃一切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打破一切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击碎一切“本本”的思想禁锢和“框框”的行为束缚,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片新天地。
学习沈阳经验,需要解决三个认知问题——胸怀认知、差距认知、竞合认知。大连是海滨城市,大海是大连人的第一任“老师”。大海的气魄和胸怀,不仅塑造了城市精神,也影响着大连人做事的格局。大连的干部应当具备海一样的胸怀,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要开明、开放、敢想、敢试,以这种格局去谋划和推动工作。然而,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干部缺少胸怀、眼光狭隘,欠缺对差距的正确认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尤其是一些身处重要岗位的干部,经常摆不正心态,“看不见”差距。不仅在关键时刻拖了城市发展的后腿,也会带坏队伍、带歪风气。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多南方的经验能在沈阳落地,在大连更应该先落地。大连不是没有这个条件,更主要的原因取决于干部想不想干事、有没有成事的决心。在这一点上,大连的干部必须向沈阳的干部学习,学习他们敢闯敢试、思变思进的创业锐气,敢想敢干、不等不靠。我们还要看到,大连与沈阳之间是竞合关系。两市的竞争与合作是良性的,互相促进、共谋发展,强强联合、双核共兴,有助于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相融合、相对接,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解决了认知问题,才能实现“自醒”,从自我感觉良好的井底走出来,自加压力、迎头赶上。当前,沈连两市都面临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都面临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迫切任务,此时更应强化“共同体”意识,特别是大连的干部,要对照沈阳找差距,把好的经验做法学到手,以视使命如生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不一般的作风,使出不一样的干劲,实打实地干,硬碰硬地抓,确保在关键之年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