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推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发布时间:2021-05-24大连日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智曼卿)日前,普兰店区在特种粮研究所生产基地举行环保地膜推广现场会,现场展示为土壤表层铺上一种液态可降解地膜,新型地膜发挥效能的同时避免了过去塑料地膜污染等弊端。今年以来,我市农技部门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加快新技术示范应用推广,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为绿色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新型地膜推广现场会在一片刚刚播完花生的大田地上进行,只见农技人员通过喷洒试剂的方式,为土壤表层铺上一种液态可降解地膜。这种新材料应用方便、生态环保,同样具有过去塑料地膜的增温、保墒、防病等作用。普兰店区特种粮科技特派团团长谢辉表示,农业已经进入新时代,提倡节能要减排,大连丘陵地带比较多,尤其在花生的主产区,应该大力推广这样液体膜,是生态农业、低碳农业最佳选择的一种材料。
今年,普兰店区开展农业废弃物减量增效活动,建立一批实验示范基地,加强生态绿色农业等一批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普兰店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文忠介绍,计划多地、多点开展生物氧化可降解膜、液态地膜等一系列的高科技的地膜实验示范,为大力推广提供可靠数据,为未来发展绿色农业打好基础。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我市还通过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在金普新区炮台街道,这里的元丰果业合作社通过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今年在设施樱桃生产中全部应用配方高效水溶肥,改变了樱桃种植户过去撒肥凭感觉、靠经验的传统方式,既节约肥料成本,又提质增效,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时期,精准设计不同方案,在不同时期应用不同肥料。2020年,我市出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34.71万亩,覆盖率达到90.3%,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